首页 > 税改动态

境外免税店贵6倍对中国经营者意味着什么?

 来源:每日商报 
童立进
童立进

  (本报评论员)

  中国人的海外购物能力,那是出了名的强大。

  国人的海外购物能力为什么那么强大?有钱了那自然是前提条件,不过更重要的是,海外商店里的商品货真价实是硬道理。也正因此,海淘、代购这样的生意才能星火燎原,成为很多网购消费者的不二选择。

  如果有机会出国,美国的奥特莱斯和世界各地的免税店一般都会成为必备行程。

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海外购物在出国人群中的疯狂,早已不是因为国内市场商品匮缺——恰恰相反,在海外能买到的品牌商品,在国内基本都能轻松买到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价格差距不小,假冒伪劣有时也来捣乱,有机会出国的人在海外买东西就好比能占一个不小的便宜,不占白不占不是?

  正是海外市场规范的市场管理,严格的商品质量监控,诚信经营的商家理念,才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中国消费者趋之若鹜。

  但海外市场的完美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购物纠纷所包围。

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《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》显示,跨境购物投诉成为新热点和新难点。跨国跨境投诉主要集中在: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消费者;跨境电商、代购商品的质量存在问题;跨境商品的售后服务不完善。

  南方都市报日前披露的“广州游客日本免税店买贵6倍”的个案,正是这些跨境购物纠纷中的一例。

  这些惨痛的海外购物经历,让狂热的海外购物大军逐渐清醒:国外也有假冒伪劣,国外也有价格欺诈,免税店并不一定都便宜,奥特莱斯并不一定都是“工厂直销店”。

  不过,消费者即使是在最狂热时都仍然是理性的、趋利的——如果不是国外商品市场假冒伪劣确实少,如果不是中国市场相同商品比境外要贵很多,没有哪一个消费者愚蠢到要到国外去买东西。

  如果中国的经营者面对跨境购物投诉,仍以“天下乌鸦一般黑”来解读和粉饰国内市场混乱的“存在即合理”,继续我行我素,无疑是放弃了一次绝佳的把消费者吸引回国内市场的机会。

  客观地说,国内的购物市场和消费环境近年来有了不小的进步,市场上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几率在下降。但这还远远不够,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仍然未能将消费者出境消费的冲动抑制住。

  国内市场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苦练内功,以过硬的商品质量、诚信的经营服务、可靠的售后服务将消费者花在境外的钱“吸”回来,那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。

  国内市场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苦练内功,以过硬的商品质量、诚信的经营服务、可靠的售后服务将消费者花在境外的钱“吸”回来,那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。


阅读次数:359

税收法规

更多 >>

税务实务

更多 >>

财税新闻

更多 >>